司美格鲁肽跨界受挫,礼来高歌猛进,万亿市值下竞争升维?

2025-11-26 医药经济报 HaiPress

诺和诺德在阿尔茨海默病(AD)领域押注的“彩票”,未能中奖。11月24日,诺和诺德公布口服司美格鲁肽治疗早期AD的两项关键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代号为EVOK E和EVOKE+的研究显示,药物未能显著延缓患者认知功能衰退,主要终点未达预期。

事实上,早在诺和诺德启动该项试验时,分析人士就断言其成功概率极低,瑞银甚至估算该概率仅为10%。诺和诺德研发高管也曾将这项探索形容为一张“彩票”,暗示其前景虽不确定,但潜在回报巨大。

投资者意识到,在糖尿病和减肥市场之外,司美格鲁肽未能打开最具想象空间的适应症,公司还需重新审视未来增长路径。此外,诺和诺德也正面临礼来等竞争对手的强势挑战。后者不仅凭借替尔泊肽在减重领域之争中步步紧逼,公司股价更是持续走高,于近期率先突破一万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制药企业,风头一时无两。

司美格鲁肽遇阻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目前病因不明、无法治愈。在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AD患者人数为4680万,预计2030年将达7470万,2050年将达1.3亿。

据悉,诺和诺德的两项试验共纳入近4000名患者。所测试的药物是诺和诺德的Rybelsus,即口服版司美格鲁肽,这款药物目前仅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试验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SB)作为核心指标,目标为降低20%的疾病进展速度。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在认知评分、日常功能等关键指标上均未呈现统计学差异。尽管生物标志物如脑脊液tau蛋白水平有所改善,但未能转化为临床意义上的疗效。

过去十余年,众多药企如罗氏、礼来、默沙东等挑战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大多失败,该领域被称为“研发黑洞”。若GLP-1类药物能在此领域取得突破,将打开一个千亿级市场。

随着司美格鲁肽在糖尿病和减重领域的竞争加剧,诺和诺德需要拓展新适应症以维持增长动力。事实上,诺和诺德对AD的研究早已开始。

早在2022年8月,诺和诺德在官微中表示,GLP-1RA可降低全因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痴呆的风险,GLP-1RA显示出影响神经炎症和其他通路的潜力,可能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退行性变。

近几年,多个研究表明GLP-1RA类药物能够降低痴呆风险。这一作用机制是,GLP-1RA类药物很可能通过调节神经炎症、增强突触可塑性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今年10月1日,诺和诺德宣布,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公布两项针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后期研究结果。

该消息被市场视为重大利好。市场人士认为,如果司美格鲁肽能被验证在糖尿病和减重之外领域的效果,将为这位昔日的“欧洲股王”带来新的生机。当日,诺和诺德的股价大涨超6%。

尽管结果令人失望,诺和诺德首席科学官兼研发执行副总裁Martin Holst Lange 表示:“基于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存在巨大的未满足需求,以及一些具有提示性的数据点,我们认为就算成功概率很低,也有责任探索司美格鲁肽的潜力。”

双雄竞争升级

GLP-1类药物被视为近十年来最具市场潜力的药物类别之一。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肥胖与代谢类药物销售额将突破千亿美元,其中GLP-1类药物将成为驱动该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IQVIA同样预计,抗肥胖药物的支出将在未来数年持续高速增长,到2028年左右,GLP-1类药物有望跃升为仅次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全球第二大药物细分市场。

从市场格局来看,当前GLP-1领域呈现出显著的“双寡头”竞争态势。

诺和诺德凭借其明星产品司美格鲁肽的强劲表现,在减重药物领域保持领先地位。2025年前三季度,诺和诺德糖尿病与肥胖护理业务总收入达2156.61亿丹麦克朗(约合332.4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其中,GLP-1类药物贡献了1745.77亿丹麦克朗(约269.04亿美元),胰岛素产品收入为397.36亿丹麦克朗(约61.24亿美元)。具体来看,Ozempic(司美格鲁肽降糖注射液)、Rybelsus(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和Wegovy(司美格鲁肽减重注射液)分别实现营收952.64亿丹麦克朗(约146.82亿美元)、167.90亿丹麦克朗(约25.88亿美元)和572.42亿丹麦克朗(约88.22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5%和54%。

紧随其后的是礼来,其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单季营收达176亿美元,同比增长54%。替尔泊肽的降糖版本Mounjaro在第三季度销售额为65.15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达155.56亿美元;而其减重版本Zepbound在第三季度贡献了35.88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达92.81亿美元。

综合计算,替尔泊肽两款产品在第三季度共实现销售额101.03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高达248.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65.2亿元),占礼来总营收的49%,同比增长125%,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35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GLP-1类药物处方量方面,替尔泊肽已超越司美格鲁肽。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替尔泊肽在美国市场的处方量占比达到57.9%,而司美格鲁肽为41.7%。

凭借替尔泊肽的“现象级”放量,11月21日,礼来股价攀升1.59%,收盘报1059.70美元/股,市值成功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个市值跨越万亿美元里程碑的医药企业。

在业内看来,GLP-1战场硝烟未散,而双雄竞争进一步分化:市场焦点将从单纯的放量延伸至产能突破、适应症拓展及疗效优化的多维较量。站在万亿美元市值的光环之下,礼来与诺和诺德站在了战略的十字路口。双方共同面临的核心命题是:如何在深耕GLP-1领域、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成功描绘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第二曲线”。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