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教育体系 人才“蓄水池”扩容

2025-10-23 HaiPress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了5500万人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青海天峻县民族幼儿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上体育课。今年秋季学期,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惠及约1200万人;全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加大对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县中的投入支持力度。这些措施使得教育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和优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

强化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涵养,引导教师践行共同价值追求;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大力减轻教师负担,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压减65%以上。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

持续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努力让学校成为艺术的园地;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国家航天局发布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与地球合影图像,拍摄这张珍贵合影的机械臂监视相机镜头由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光学成像团队研制。伴随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不断涌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高校获得75%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55%以上的科技进步奖,在生命科学、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职业技能人才同样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奋进在教育强国的大路上,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