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房”变身“新地标”,乐陵拾光沉浸式街区正式亮相

2025-07-22 IDOPRESS

文|沈琳

7月19日晚,由善化桥棉厂旧址改造而成的乐陵拾光沉浸式街区正式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穿越”。

启幕仪式现场,随着一首怀旧歌曲《路灯下的小姑娘》响起,瞬间将游客拉回到那个激情澎湃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霓虹灯、年代标语、搪瓷杯、棉纺机……一幕幕熟悉又新鲜的场景,将整个街区装点得复古感十足。游客仿佛坐上“时光穿梭机”,在一砖一瓦中感受时代风华,在沉浸式体验中“入戏”人生。

拾光沉浸式街区的前身是善化桥棉厂,作为乐陵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标,曾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老厂房逐渐沉寂,而如今,它又以全新的姿态焕发新生。

据了解,乐陵市着力将老棉厂遗址打造成为集文化传承、产业转型、民生改善于一体的城市更新典范,实现历史文脉延续、经济价值提升与社会效益彰显的有机统一。而乐陵老棉厂作为城市工业文明的活态见证,其价值远超出建筑实体本身。

该项目创新性的采用代际记忆唤醒策略,以70-80年代工业文化为主题,构建“历史场景再现+当代生活体验”的复合空间。通过建立文化内容生产、旅游体验转化、商业价值实现的闭环生态系统,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空间,既保留历史肌理又注入现代活力的实践,为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乐陵方案。

此外,有数据显示,项目运营后带动周边商业增值30%,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预估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这个街区不仅好看,更好玩,一下子把大家的回忆勾起来了!”一位游客边拍照边感叹。活动期间,街区内还穿插光影秀、舞台剧、黄河大集、美食夜市和花车巡游,为市民带来多感官沉浸式体验。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构建了“文化IP+产业生态”的多元价值实现机制。基础层通过文创开发、特色餐饮实现稳定收益;中间层拓展工业研学、企业团建等B端服务,与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创新层则打造开放式内容生产平台,吸引网红直播、非遗市集、演艺活动等新业态集聚。这种多层次盈利模式既保障了项目的经济可持续性,又形成了文化传播的乘数效应。

近几年,工业厂房、流水线、老烟囱等传统工业场景,正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热点。在善化桥棉厂旧址的改造过程中,乐陵市保留了厂房的原始风貌,通过科学划分与创意利用,将空间打造为集影视拍摄、文化演艺、美食体验等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

(责任编辑:zx028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