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给民众带来苦难的“血矿”——新华社记者直击刚果(金)东部冲突矿区

2025-05-27 IDOPRESS

新华社刚果(金)鲁巴亚5月26日电记者手记|给民众带来苦难的“血矿”——新华社记者直击刚果(金)东部冲突矿区

新华社记者史彧郑扬子

在刚果(金)东部北基伍省马西西地区云雾缭绕的高地上,鲁巴亚,这座偏远的矿镇,正处在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交织的冲突最前线。丰富的矿藏资源成为武装冲突的引线,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持续的苦难。

自2024年4月以来,反政府武装“M23运动”控制了鲁巴亚地区重要的钶钽矿区。钶钽铁矿是提取稀有金属钽的主要矿石。钽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战斗机、医疗植入物等高科技领域。据联合国估算,仅鲁巴亚一地的产量就占全球钽供应总量的15%以上。

鲁巴亚海拔约2065米。新华社记者看到,整片山坡布满竖井。每天有60至70名矿工轮班进入每个矿井,他们戴着头灯,手持十字镐,在狭窄的坑道里凿矿、装袋,接力将矿石送出。井越深,空气越稀薄,为防窒息,井口处都配备送氧机,这是矿工们的生命线。

陡坡上人流涌动。山顶的集市上,商贩兜售袋装水、本地糕点、手电筒和劳保靴。妇女头顶货箱沿路叫卖,男孩拖着砂袋呼喊穿行。“M23运动”武装人员在山腰哨所或小径间巡逻,不时检查工人证件或登记信息。

据一名“M23运动”成员称,鲁巴亚有约一万名注册矿工,但由于矿区面积大、人员流动性强,实际人数可能更多。

尽管“M23运动”称已禁止孕妇和未成年人采矿,但记者在现场仍看到青少年和妇女参与分拣、冲洗和搬运矿石。一名商贩告诉记者,鲁巴亚的孩子们几乎半生都在矿上度过。

根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专家小组于2024年12月发布的报告,自2024年4月“M23运动”武装组织接管鲁巴亚地区以来,该地区已成为“十年来非洲大湖区矿产供应链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报告说,“M23运动”在鲁巴亚控制当地的矿产开采、运输和销售活动,仅允许指定买家进入,并严控出口渠道。大量矿石通过邻国流入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

据估算,“M23运动”对矿产课以重税,仅鲁巴亚一地,每月就为其带来超80万美元收入。有当地居民称,实际数额可能更高。

除了经济控制,“M23运动”还强迫居民从事修路、搬矿、扩展营地等劳动。

2024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刚果(金)问题特别代表凯塔在安理会报告中指出,“M23运动”已在北基伍省多个地区巩固了行政控制,全面掌控鲁巴亚钶钽矿的开采和贸易活动。

凯塔说,这一局势“令人极度担忧,必须立即制止”。她指出,刚果(金)自然资源被非法走私出境,正在助长武装团体势力,导致平民遭受持续剥削,同时严重破坏维护和平的努力。“如果不对那些从这种非法贸易中获利者实施国际制裁,和平将遥不可及,平民苦难仍将持续。”

(责编:崔越、张悦)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联系我们   SiteMap